南京理工大学
专接本招生网
招生热线: 15895982308

南京理工大学举行2024级研究生新生开学典礼

2024-09-10
10月12日-15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在上海交通大学举办,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学子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共襄创新盛举。经过各赛道的激烈角逐,我校参赛项目斩获8金(含国际项目1项),国内赛道金奖获奖总数创历史新高,位列江苏省第一,全国第五。本次大赛我校首次实现了红旅公益组金奖“零”的突破。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由教育部等12个部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上海交通大学与闵行区人民政府承办。今年共有来自国内外153个国家和地区的5406所院校、514万个项目、2083.6万人次报名参赛。大赛坚持“我敢闯 我会创”的赛事主题,深入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着力培养敢闯会创的有为青年人才。
我校高度重视大赛的组织管理工作,于2023年11月启动项目遴选工作。今年5月,学校召开了大赛启动会,专题研讨、部署校赛等各项工作。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双创学院会同各学院、各部门群策群力,广大师生踊跃参加。本届大赛我校共有900余个项目、近6000人次师生参赛。7月在江苏省赛中,我校荣获一等奖22项,同比增长57%,我校也因此连续五年获评优秀组织奖。同时,在各部门、各学院的大力协同下,学校出色地完成了江苏省省赛的承办任务,实现了造氛围、树品牌、展实力、聚资源、激活力的办赛目标,为学校争得了广泛的赞誉。9月国赛网评结果揭晓,我校共有11个项目(9个国内项目和2个国际项目)进入到总决赛现场赛进行金奖争夺。
10月15日,作为大赛同期活动,世界大学生创新论坛暨世界大学生创新联盟成立仪式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举办。南理工作为首批入盟高校,未来,将与来自五大洲19个国家和地区的其他55所高校(境外高校30所)和21家企业,携手共进,共同促进大学生创新项目的成果转化。在优秀项目资源对接活动中,我校智盾海防——仿生海洋防腐涂料新范式项目凭借国际首创的核心技术、成熟完备的研发生产体系、良好的公司发展前景,作为全国仅有的10个项目之一参加了优秀项目资源对接会,未来将在中启资本的加持下,加快创新成果的转化落地。在同期举行的世界大学生创新论坛上,我校李强副校长受邀参加并作大会发言,介绍南理工做法,提出发展建议,发出南理工声音。
学校将继续贯彻“以赛育才,以赛促用,以赛为媒”理念,深入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学科交叉融合优势,进一步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壮大师资队伍,挖掘资源禀赋,积极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让更多学生勇于创新创造,主动拥抱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金奖项目:
高教主赛道(本科生创意组):
项目名称:三国演异——三国产化引领高集成毫米波AiP模块
团队成员:耿淳、武浩楠、邓若雯、张慧杰、陈智超、张宇轩、贲程钦、李希、吴芊蔚、俞慧圆、吴青原
指导教师:连继伟、顾鹏飞、丁大志
负责单位:微电子学院
项目介绍: 本项目致力于研发国产高性能毫米波封装天线模块(AiP),突破半导体封装行业相关技术瓶颈。通过新型玻璃基底、三维互连结构和国产仿真软件,实现了国产AiP模块的小型集成化设计。目前团队已推出单端口、双端口等多款AiP产品,具有高灵敏度、高稳定性和高集成等特点。团队目前发表SCI/EI论文8篇,受理发明专利8项。产品在移动通信、卫星通信、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具备广泛应用潜力,获得多家公司试用和认可。
高教主赛道(本科生创意组):
项目名称:智鼎新机-国内首创人形机器人轻薄型轴向磁通关节电机
团队成员:于雪、吴双、王钦、张雅婷、梅海亮、胡婷、薛泽旭
指导教师:耿伟伟、屈艺、刘晋宏、李鹏程
负责单位:自动化学院
项目介绍:创新向未来,聚焦人形机器人。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下一代颠覆性产品。关节电机是其运动的“心脏”,人形机器人工业化应用对核心硬件电机提出更高要求。团队历时近4年技术攻关,国内首创模块化定子铁心环形绕组轴向磁通关节电机。突破电机转矩密度大幅提升,高精度低成本制备等关键技术,解决了工业级人形机器人应用的关键动力提升难题。
高教主赛道(研究生创意组):
项目名称:智盾海防——仿生海洋防腐涂料新范式
团队成员:孙扶瑶、程一丁、张敬怡、王琳、姚海、柳童、肖静楠、陈新言、肖雨欣、周芳、王艺菲
指导教师:傅佳骏、徐建华、李苏宁、刘景娜
负责单位:化学与化工学院
项目介绍:智盾海防团队仿生免疫系统作用机制,创制出深远海智能自修复防腐涂层体系,攻克了极端工况下防腐涂层局部开裂、腐蚀介质快速渗透两大科学难题,显著提升涂层防腐寿命至25年,保障深远海工程装备安全服役。团队成员以第一作者发表Nature Communications等高水平SCI论文14篇,拥有7项发明专利,建立高技术壁垒。
高教主赛道(研究生创业组):
项目名称:智慧蜂尾座式垂直起降工业级无人机
团队成员:吴修远、王麒智、贾惠宁、谢添铮、席鹏宇、严泽宇、贺铭凯
指导教师:吴志林、陈荣明、赵磊、韦笑
负责单位:机械工程
项目介绍:聚焦现有工业无人机不足,项目打破常规,历经6年研发出尾座式垂直起降的智慧蜂无人机,破解空中姿态转换、精准投弹、移动平台起降三大难题,在航程、载重、抗风性等方面均优于现有多旋翼及复合翼无人机。已与军工、公安、消防等多部门合作,实现了森林灭火、海上救援、查打一体巡飞弹等功能开发,引领无人机技术新变革。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公益组):
项目名称:润心泽远——沉浸式“红色剧本杀”互动演绎开拓者
团队成员:田超群、蔡泽威、宣羽婷、张凯钧、李东勤、杜金益、李欣越、林新阳、董桂铭、张雯涵、朱丹妮、李梦阳、江雨、李家昕、王嘉慧
指导教师:王静远、胡樱、宁德强、夏梦菲、崔玉萌
负责单位: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
9月8日上午,南京理工大学2024级研究生开学典礼在南京校区体育中心举行。校党委书记张骏,中国工程院院士、校长付梦印,中国科学院院士芮筱亭,校党委副书记廖文和,副校长何勇,校党委副书记路贵斌,副校长朱俊武、陈雄,校长助理韩晓梅,国家教学名师王建新,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机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研究生导师代表,在校生代表,2024级研究生新生参加开学典礼。
开学典礼由陈雄主持。
典礼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
主席台就座的领导、老师为新生代表佩戴南京理工大学校徽。
付梦印发表了题为“担纲新时代 奋力书写科技报国新篇章”的讲话。他指出,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自建校以来,学校就肩负着“强大国防、繁荣祖国”的崇高使命,与国家同向同行,打造了一大批国之重器,培养了一大批献身国防的杰出人才,为国防、军队现代化建设,和国民经济主战场作出了卓越贡献。
他就如何提高科研创新实践能力,向同学们提出四点希望:坚守忠诚奉献、勇挑重担的科研精神,做心系家国的奋斗者;汲取闯字当头、敢为人先的科研智慧,做革新突破的开拓者;端正脚踏实地、笃行不怠的科研作风,做求真务实的探寻者;凝聚精诚团结、勠力同心的科研力量,做携手并进的践行者。
付梦印勉励同学们,在未来的科研道路上,弘扬“团结、献身、求是、创新”的校风精神,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紧密相连,在学校精心打造的科研育人平台上,踔厉奋发、创新奋斗,扎实提升科研本领,敢于争第一、勇于创唯一,主动做复兴伟业的奋斗者、开拓者、探寻者和践行者,奋力书写新时代科技报国的青春篇章!
国家级青年人才、机械工程学院查冰婷教授作为研究生导师代表发言。她号召同学们要转换心态,主动探索,尽快适应角色;要锐意进取,求是奋斗,加强时间管理;要坚持不懈,敢于挑战,锤炼过硬本领。她期望同学们肩负起新时代赋予青年的使命与担当,以建设科技强国为己任,聚焦科技创新,勇攀科技高峰,让青春在科技创新中焕发更加绚丽的光彩。
微电子学院(集成电路学院)2024级硕士研究生耿淳作为新生代表发言。他号召全体新生明确目标“早一点点”,在砥砺深耕中锻造硬核实力;独立思考“多一点点”,在求是创新中投身强国建设;修身立德“勤一点点”,在增长才干中淬炼报国初心。
自动化学院博士研究生郭佳同学作为在校生代表发言。他以自己求学、科研经历,与学弟学妹们分享心得体会,激励新同学:秉承初心,坚定理想信念,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舍己为公,砥砺强国之志,学习并弘扬科学家精神;自强不息,勇于探索未知,积极投身
开学典礼结束后,付梦印以“践行科技报国志,共谱时代新篇章”为主题,给全体新生讲授了“入学第一课”。
 

上一篇:电光学院微电子学院举行“电掣光驰,微以致远”迎新年趣
下一篇:南京理工大学专接本组织开展除夕慰问活动

首页 电话 录取查询 预约来校

录取查询

预约来校